锄禾日当午,
汗滴禾下土。
谁知盘中餐,
粒粒皆辛苦。
珍惜食物、节约粮食的“金句”人人都会,有时却免不了悄悄脸红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,粮食产量增加,食物极大丰富,日子越过越好,吃起来挑三拣四、铺张浪费的情况也多了起来。
拒绝粮食浪费,从娃娃抓起。
不只会背诗,还要“管住嘴”。
1.“适量”摄入刚刚好
“这个菜不爱吃,拿走”“这个窝头太硬,扔掉”……
其实,不少孩子浪费食物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他们普遍都有挑食、偏食的习惯。因此,从小学习科学营养知识,提高营养素养,做到三餐有规律,不暴饮暴食,不挑食、不偏食真的很重要。
孩子从小养成“适量”摄入各种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,不仅可以减少营养不良、营养过剩的发生,还能促进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,为成年后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
从古至今,中华民族都以勤俭节约为传统美德。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、尊重劳动是文明的体现。儿童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“浪费可耻,节约光荣”的观念,尤其要懂得感恩食物,有机会到田间地头实地体验下,一定记得对辛苦耕耘的农民伯伯说声谢谢。
家长可鼓励孩子们多参与食物的种植、采摘、购买、制作以及保存等全过程。让孩子们从小体验“一粒米”来到饭碗的全过程,体验食物得之不易。
2.合理搭配是关键
三餐合理搭配,按量摄取食物,是杜绝食物浪费的关键。
按照“食物多样”的原则,除食用油和调味品外,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(每周至少25种),因此建议每天包括谷薯类杂豆类(3种)、新鲜蔬菜水果(4种)、禽畜肉鱼蛋类(3种)、奶类豆类和坚果类(2种)等食物。
3.食育教育勤叨叨